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絕望真相

我怕熱,不喜歡夏天。幾個月前以為九月的天氣會涼快一點,可現在十月還覺得有點濕熱。
看了前美國副總統戈爾的「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以為沒有人看,戲院竟差不多座無虛席。



全球氣溫上升已是不爭事實,香港也正面對這問題。
記得去年,不知是否因準備去炎熱的新疆的關係,可以推遲開冷氣的時間。但今年,往往一進房間便開冷氣。又再想起漫畫「漂流教室」,主角們身在地球毀滅前的一刻,非常恐怖。

明報/ 2004-08-20
世紀末香港 天不再冷
穿羽絨、戴冷帽、吃火鍋,都是冬天指定動作,但在本世紀末可能不會再現香港。據天文台預測,在2090至2099年,本港平均每 年冬季的寒冷日數(指日最低氣溫在12或 以下),只剩下少於1 日,即10年有8 年的冬季沒有一日寒冷。 天文台助理台長楊繼興昨日表示,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的年平均氣溫,由19世紀末至今,上升速度為每100年升1.2,高於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在20世紀0.6的升幅,但這升幅僅計算溫室效應因素,並不包括城市化因素。由於城市化及溫室效應加劇,他表示香港未來100年,平均氣溫將以近兩倍速度上升。
他說,至本世紀末最後10年,即2090至2099,香港的年平均氣溫會較1969至1990年的平均值23高出3.5,這升幅與全球平均的1.4至5.8一致。屆時,香港年平均最低氣溫及年平均最高氣溫,亦會較1961至1990年的20.9及25.7,分別高3.7。
夏天酷熱由11 日增至24日
至於極端天氣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屆時每年夏季酷熱(即日最高氣溫在33或以上)的日數會由1961至1990年的平均值11日,增至24日,而每年夏季熱夜(日最低氣溫在28或以上)的日數,亦會由平均值的8晚升至30晚。但冬季的寒冷(日最低氣溫在12或以下)的日數,則由平均值的21日降至少於1日,令冬季有八成機會再沒有寒冷日子。
楊繼昌解釋,全球暖化是因為人類工業及農業等活動,令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及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增加。而城市化因素,除了冷氣機、汽車等增多,令排放廢氣量上升外,亦因為建築物增多,結果建築物在早上吸收大量熱能,集中在晚上釋放,令氣溫上升。
他補充,全球暖化會令地球某些地區暴雨、乾旱等出現次數,亦會令颱風威力增強。天文台下一步將研究香港未來的降雨趨勢。
環團倡用可再生能源 減廢氣
本港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天文台的評估結果再次顯示全球暖化影響深遠,香港不能置身事外。政府應盡快落實《京都議定書》的減排行動綱領,要求兩間電力公司充分利用華南地區的風力資源,發展區域性的可再生能源,減少排放二氧化碳。

英文虎報/ Teddy Ng/ 2004-08-20
Heat will be on Hong Kong in distant future

Hong Kong is unlikely to suffer cold winters after 2090, according to a study conducted by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
However, 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are likely to mean that more people will suffer from heat stroke, while some animals might face extinction.
The study predicted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2090 and 2099,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period from 1961 to 1990.
It showed there would be more very hot summer days (a maximum temperature of 33C or above) and hot summer nights (a minimum temperature of 28C or above) from 2090 to 2099, with less cold days (when the temperature drops to below 12C) in winter.
The study predicted the annual number of hot summer days from 2090 to 2099 would have risen to 24 days from 11 days, while the annual number of hot summer nights would have risen to 30 from eight.
What is more striking is that the annual number of cold days in winter would drop significantly from 21 days to less than a day and there would be an 80 per cent chance there would be no cold days in any given winter.
``Roughly speaking, eight out of every 10 years will not have a single cold day,'' Hong Kong Observatory assistant director Yeung Kai-hing said.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in Hong Kong between 2090 and 2099 could have risen to 26.5C from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average of 23C. This tren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jected warming of 1.4C-5.8C for the entire globe.
The annual mean minimum temperature from 2090 to 2099 would be 24.6C, up from 20.9C in the old period. The annual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would also increase by 3.7C to 29.4C.
Yeung said betwee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present time,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s recorded had risen at a rate of 1.2C every 100 years, higher than the rising trend of 0.6C in the 20th century for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More people would feel uncomfortable and might suffer from heat stroke,'' he said.
Yeung said the hot weather would also affect the ecology and the economy, and lead to other climatic changes,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He added that global warming and rapid urbanisation were the reasons behind Hong Kong's rising temperature.
``There are lots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These buildings absorb the heat during the day and release it at night, causing the night temperature to rise,'' he explained.
Urbanisation and industrialisation also produced greenhouse gases, Yeung added.
These gases prevent carbon dioxide from exiting the earth's atmosphere, leading to a warming of the planet as hot air is blocked from escaping.
Man Chi-su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Green Power, said some animals were facing extinction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成報/ 2006-10-10
港未來百年遇三旱六澇 氣溫升3.5度病毒細菌有機可乘

【記者關震海報道】全球暖化的問題令人關注,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天文台預測,在未來 100年,本港的氣候變化甚巨,氣溫平均上升攝氏3 . 5 度,有可能出現三個旱年及六次水災。有學者亦指,香港的水位將上漲達0 . 6米,降雨地區亦會集中於華南地區,惟北方地區則會出現旱災。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榮武昨出席地球之友舉辦的氣候變化分享會時表示,天文台利用全球七個規模較大的全球氣候變化模式,預計未來氣候的變化情況,結果發現未來 100年,本港面對旱澇失調,可能出現三次少於 901毫米的「旱年」。回顧以往,他謂在1963年,本港亦曾錄得近百幾年雨量最少的一年,全年雨量只有 900毫米。
除了大旱之外,本港亦會出現雨水過多的情況;梁榮武指出,往後 100年,可能出現六次雨量超過3343毫米的雨季,而香港近百年間,超過以上的雨量僅於1997年出現一次。
除了雨量升跌厲害外,氣溫亦會增加;他謂,未來 100年平均溫度增加3 . 5 度,升溫介乎攝氏1 . 7 度至5 . 6 度,令病毒及細菌有機可乘,隨氣候生態變化而重組,沙士、登革熱及禽流感等疾病可能因此而成。
全球暖化令水位上升
出席同一場合的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馮志雄教授表示,全球暖化令水位隨之上升,估計香港未來 100年的水位會上升0 . 2 至0 . 6 米不等,倘北極格陵蘭融冰,全球水位會高約7 米,但估計或於未來幾百年方會發生。他謂,屆時厄爾尼諾現象亦會更較現時嚴重,未來雨帶徘徊於華南沿岸的時間將會增加,北面地區如北京及南韓則會出現旱災。

明報/ 2006-09-21
全球暖化 恐水淹珠三角 港損失料 4000億

全球暖化的危機看似未「殺到埋身」,但科技大學研究發現,如不及時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只要香港水位上升2至5米,珠三角地區就會出現廣泛水浸,逾9萬家港資工廠隨時受洪水威脅,受影響人數多達4萬人。國際投資機構里昂證券的研究報告更指出,如北極的最大冰川融化,香港新政府總部屆時會被水淹蓋,地產發展商亦要面臨逾4000億元的經濟損失。
人類生活排放過量溫室氣體,令全球氣溫上升,北極冰川去年縮減了30萬平方公里,面積相等於300個香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未來100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會上升1.4至5.8,水平線亦會升高9至88厘米。
水位升6米 維港兩岸水浸
「香港人以為100年是很遙遠的事,他們忽略了極端天氣事件的威脅,只要香港的水位上升2至5米,珠三角就會有廣泛水浸,廣州和美國新奧爾良去年都經歷過。」珠三角現有逾9萬家港資工廠,科大環境研究所經理劉啟漢教授上月蒐集珠三角的地勢數據,評估珠三角的水淹風險。
劉啟漢解釋,珠三角地勢呈三角形,當全球變暖令香港水位升高,若遇上極端的大雨日子和颱風引起的風暴潮,海水便會從珠江口湧入內陸,令珠海、江門和東莞一帶廣泛水浸,如水位升高5米,水浸更伸延至廣州一帶,近4萬人受影響。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楊繼興表示,風暴潮是全球變暖的副產品,當水位上升,颱風中心就會更易把膨脹的水面捲起,釀成廣泛水災。他說,香港一般的風暴潮只會令水面增高0.5至1米,但颱風「尤特」01年襲港時,魚涌和大埔滘的水位分別升高3.38及3.47米,大澳和流浮山等低窪地帶即出現水浸。
里昂證券本月公布的經濟研究報告亦計算全球變暖對香港的經濟影響,報告採納美國太空總署轄下的研究中心預測,若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3,北極格陵蘭和南極大部分冰川會融化,水位會上升6米,屆時維港兩岸會水浸,連添馬艦新政府總部亦會被水淹沒。
報告又評估各大發展商在維港兩岸的潛在經濟損失約為550億美元,即逾4000億港元,當中以恒基的經濟損失最嚴重。
生態物種將減少
港大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高力行指出,若全球溫度平均上升3,動植物為了生存,就要把棲息地向上移500米或向北移300公里,大帽山部分對溫度較敏感的植物現時已轉到高200米的地方生長,「香港的生態物種將來會減少」。

No comments: